在 6 月 15 日中国女篮 67 分大胜波黑的热身赛之夜,主帅宫鲁鸣却曝出令人震惊的消息:核心锋线李梦因长期脱队训练导致状态未达标,正式退出国家队并缺席今夏亚洲杯。与此同时,内线支柱李月汝因 WNBA 赛程冲突(已转会达拉斯飞翼队)同样确定无缘赛事,这意味着中国女篮将以双核缺席的阵容出征卫冕战。
一、李梦退出:伤病、态度与舆论的多重博弈
李梦的缺席并非偶然。自 2023 年卷入感情风波后,她的职业态度便备受质疑。宫鲁鸣明确指出,李梦在集训期间缺席 70% 训练课程,商业活动(如综艺录制、品牌代言)严重挤占备战时间,导致其体能测试折返跑成绩下滑 12%,投篮命中率仅 38%,远低于国家队锋线 45% 的及格线。更关键的是,她因膝盖积水需定期抽液治疗,医生已警告其职业生涯面临风险。尽管李梦在微博以四个 “感谢” 回应,称 “来时的路告一段落”,但未提及教练组,被外界解读为变相告别。
二、李月汝留美:WNBA 生存与国家队利益的艰难抉择
作为女篮内线 “双塔” 之一,李月汝此次缺席亚洲杯同样引发震动。她在 2022 年世界杯与韩旭搭档时,场均贡献 14.8 分 8.6 篮板,但为争取 WNBA 轮换机会,选择留在飞翼队(现场均 9.7 分钟)。宫鲁鸣对此态度明确:“国家队需要能全身心投入的球员”,而李月汝的留美决定被视作职业选择与集体利益的冲突。值得注意的是,篮协此次未强制召回,被解读为 “为 2028 奥运布局” 的长远考量。
乐投体育三、宫鲁鸣铁腕换血:启用 2 米 26 新星,重塑战术体系
两大王牌缺席后,宫鲁鸣启动史上最激进年轻化改革:
- 内线巨变:18 岁身高 2 米 26 的张子宇直接从 U19 越级提拔,热身赛对阵日本时 8 投全中砍下 16 分,展现 “降维打击” 潜力,但移动速度慢、防守覆盖不足的短板也暴露无遗。
- 锋线重组:黄思静、张茹等中生代将领衔,00 后翟若云凭借三分能力(热身赛命中率 42%)成为奇兵,试图弥补李梦的突破火力。
- 战术革新:放弃 “双塔” 改打 “一星四射”,韩旭作为唯一保留的核心,场均出场时间或超 35 分钟,体能隐患凸显。
四、争议与隐忧:球迷质疑 “自断一臂”,新人能否扛旗?
此次阵容调整引发巨大争议。球迷认为李梦、李月汝的缺席将导致锋线攻坚能力下降 30%,内线对抗日本、澳大利亚时吃紧。更有声音批评宫鲁鸣 “清洗姚明旧部”,削弱球队即战力。但教练组态度强硬:“竞技体育只看状态,无关资历”。目前,女篮热身赛虽取得四连胜,但面对全主力日本队时仅赢 9 分,暴露年轻阵容的稳定性问题。
五、未来之路:亚洲杯是试金石,奥运布局初现
7 月 13 日深圳亚洲杯将成为关键考验。宫鲁鸣的目标不仅是卫冕,更要为 2028 洛杉矶奥运储备人才。张子宇、翟若云等新人的成长速度,将决定女篮能否完成从巨星依赖到团队篮球的转型。正如宫鲁鸣所言:“阵痛不可避免,但我们要打造一支能强盛十年的队伍”。而李梦、李月汝的回归可能性,仍取决于她们能否在未来证明 “状态与态度达标”。
这场阵容地震,既是中国女篮新老交替的必然代价,也是宫鲁鸣重塑球队文化的关键战役。亚洲杯的舞台上,没有李梦和李月汝的 “新女篮”,能否续写辉煌?答案即将揭晓。
